【美股新手懶人包】 美股 ETF 適合你嗎? 告訴你 ETF 如何低風險賺取被動收入!

了解美股的交易規則後,仍然對購買美股猶豫不決?如果你對自己選擇股票沒有信心,或者希望透過低風險投資增加被動收入,美股 ETF 可能適合你!


美股的 ETF 是什麼?

ETF 的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 ,即交易所買賣基金,或者可以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 = 指數股票型基金 = 指數 + 股票型 + 基金

你可以把 ETF 的名字拆分成三個部分去理解 ETF 是怎樣一回事。

  • 指數:就是以追蹤某一個指數市場表現的投資工具
  • 股票型:指 ETF 的交易方式跟股票十分類似
  • 基金:由基金公司管理,讓投資者以少量資金一次買進由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商品組成的投資組合。

簡單來說,買賣 ETF 就是在股票市場買賣一款由基金公司所管理、表現會追蹤特定指數的投資工具。


ETF 的種類

ETF 主要分為兩大種類,一個為被動型基金,另一個為主動型基金


被動型 ETF

又稱為追蹤指數 ETF ,故名思義,就是在追蹤指數的投資表現,追蹤的指數可以是股市、特定行業的指數、債券或商品等。追蹤股市的指數可以是區域性的股市,甚至是全球性的股市。

被動型 ETF 之所以稱為「被動型」,主要原因是它不會主動地為了更好的表現而調整投資組合,而是當連動指數的成分股內容及比例有改變,才會調整投資組合的內容及比例。調整的週期方面,通常被動型 ETF 會半年或一年才會被動地調整一次。由於管理方式相對被動,所以管理費亦較主動型 ETF 低。

被動型 ETF 的例子包括由三大 ETF 發行商 SPDR、Vanguard及 iShares 推出的追蹤標普 500 指數 ETF:

  • SPDR 標普 500 ETF Trust(代號:SPY)
  • Vanguard 標普 500 ETF(代號:VOO)
  • iShares 標普 500 500 ETF (代號:IVV)

主動型 ETF

通常由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負責管理,不過不會以追蹤指數或者模擬任何指數的投資表現作為目標。主動型 ETF 的主要目標是跑贏大市,即是追求比大市更好的投資表現或回報。

主動型 ETF 的投資表現取決於基金經理的投資目光及投資技巧,所以潛在風險頗高,但相對地回報亦比較大。由於基金經理需要頻繁地留意大市表現及調整 ETF 的投資組合及投資比例,故此所需要的管理費也比較高。

主動型 ETF 的例子包括:

  • Cathie Wood 旗下主打創新科技版塊的 ARK Innovation ETF(代號:ARKK),主要投資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公司。
  • Cathie Wood 旗下主打網絡共享技術版塊的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TF(代號:ARKW),主要投資依賴或受益於雲端運算與網絡安全、區塊鏈、P2P等服務的公司。
  • 主打區塊鏈概念的 Amplify Transformational Data Sharing ETF (代號:BLOK),主要投資積極參與轉型數據共享技術的開發及利用的公司。
  • 主要投資美國與非美國可轉換證券的 First Trust SSI 策略可轉換證券主動型 ETF(代號:FCVT)

ETF 的交易費用

交易手續費

像買賣美股一樣,每筆 ETF 都要繳交交易手續費,而手續費由券商收取,每個券商收取的手續費不一樣,建議買賣之前先比較不同券商的交易手續費。


ETF 內扣費用

除了一般的交易手續費外,購買 ETF 比購買美股還多了內扣費用,這筆內扣費用是由基金公司收取的,ETF 內扣費用主要包括:

  • 基金管理費:基金公司幫忙操作投資組合的管理費用
  • 基金保管費:給代為保管資金的銀行的費用
  • 買賣周轉成本:用作調整投資組合所產生的交易成本
  • 其他雜項費用:經營基金的雜項開支

一般情況來說,按照 ETF 的種類也會影響管理費的多寡,主動型 ETF 的管理費會較被動型 ETF 的來得多。


美股 ETF 的課稅

美股的課稅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資本利得稅,一種是股息稅。

與美股一樣,因此投資股票 ETF 及債券 ETF 的話,只要獲得股息回報就要課稅,券商會於發放股息時自動扣除。至於股息息率根據美股 ETF 投資的國家而定:

  • 投資美國市場的美股 ETF,股息稅 30%,例如標普 500 ETF (VOO)
  • 投資美國以外全球市場的美股 ETF,各國預扣稅率亦不同,股息稅可高達 60%,例如 VEU、VXUS、ACWX 等。

外國人免收資本利得稅

與投資美股一樣,作為香港及台灣的投資者投資美股 ETF 並不需要申報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 Tax),但則需要向美國政府提交一份名為 W-8BEN 的文件,以享有外國人的免稅優惠。

特別留意的是,W-8BEN 以外亦有一份 W-8BEN-E 的表格,兩份表格的名稱十分類似,但是 W-8BEN-E 是讓法人(即公司、團體或組織)填寫的,下載時要看清楚表格名字,小心不要填錯表格!


如何填寫 W-8BEN 表格?

W-8BEN 表格的第一部份需填寫基本個人資料。

W-8BEN 表格的第一部份須填寫基本個人資料。

W-8BEN 表格的第二部份則用作申報稅務減免優惠,但由於香港及台灣並非美國的稅務減免國,故此無須填寫。

確認表格所有資料填寫無誤後,即可以確認第三部份的聲明,並填寫日期、姓名及簽署。須留意一點,美國常用的日期填寫格式為:月月 – 日日 – 年年年年;舉個例,1990年11月12日 應填 11 – 12 – 1990。

香港及台灣的用戶無須填寫第二部份,確認所有資料後可以完成表格第三部份的聲明及簽署。

為什麼要買 ETF?

以少量資金購入多隻股票

從上文可以理解到,ETF 屬於基金的一種,而由於基金可以讓你一下子購買一整個投資組合,所以也是一種分散投資風險的方法。

舉例說,你只有 US$1000 資金,但是你同時認為 A 公司、B 公司 跟 C 公司都是科技界的龍頭公司,並覺得科技業的股票極具投資潛力,所以想同時買進 3 間公司的股票。可是 3 間公司的每股股價為 US$400,你的資金可能不足以同時購買 3 間公司的股票。那麼你就可以找一隻包含 A 公司、 B 公司 和 C 公司的科技 ETF 來買入,而投資 ETF 通常比同時投資多間公司的股票所需的資金低,這樣即使你資金有限也能做到分散投資。


減少股價大升大漲風險

如果我們將所有資金投資在單支股票上,如果該股票的股價跌至 US$0 的話,我們將會損失所有資金。但是如果購買 ETF 投資在多支股票的話,即使單支股票股價跌至 US$0,ETF 的股價亦不會歸零。同樣地,即使 ETF 內的單支股票價格大升 100 倍,投資在 ETF 的資金亦不會獲得 100 倍升幅。

雖然 ETF 的特色是以少量資金購買很多隻股票,但是每隻成份股的投資比例都不一樣,即使某隻股票的表現大好,但是如果另一隻成份股的股價下跌,或者當 ETF 無法跟上指數的表現而出現追蹤誤差,整體的獲利可能只有很少。所以對於本身極具投資慧眼的人來說,投資 ETF 的回報相比投資個股較少。


ETF 適合什麼投資者?

入埸門檻低

以投資的公司數目來說,購買 1 股 ETF 的價錢遠比購買每隻心儀股票更低,變相適合資金量較少的投資者,只需要投入少量金錢就可以購買很多間公司的股票。

就以曾經深受香港投資者愛戴一時的 Cathie Wood 為例,它旗下的 ARK Innovation ETF(美股代號: ARKK)成份包括特斯拉 Tesla(美股代號: TSLA)、英偉達 Nvidia、Zoom 及 蝦皮 Shopify 等公司股票。

而在 2022 年 6 月,這幾隻股票的每股股價都超過 US$100、甚至高達 US$650,單買這 4 隻股票各 1 股已經需要超過 US$1,000 資金了,但是在 2022 年 6 月購買 1 股 ARK Innovation ETF 只需要 ~US$40 就可以包含以上 4 隻股票及其他幾十隻美股了。

簡單來說,如果對於 ETF 所投資的成份股有興趣,那麼購買 ETF 就能以較低的資金投資在這些成份股上。


無須自行選股

每個 ETF 所包含什麼成份股、每隻成份股的投資比例多少,這些通通由基金經理或者指數成分股的權重來分配。換句話來說,就是由專人為你設計每隻 ETF 投資什麼公司,你也可以查看該 ETF 的成份股及持股比例等資料。

對於美股新手來說,只要你對那個投資版塊或者所包含的成份股有興趣,那麼就能透過 ETF 一次買到多隻股票。再者, ETF 的成份股跟持股比例還會因應股票表現、市場反應等因素作出調整,就好像有專人為你管理多隻股票,只要你信任該 ETF 的投資取向或眼光,就可以少花一點時間每天研究美股市況,所以也有人說購買 ETF 可以增加被動收入。


分散投資風險

由於 ETF 所包含數十隻甚至數百隻股票,所以即使個別公司遇上什麼新聞或消息而導致股價大跌,按照持股比例,對於 ETF 的整體表現影響可能很輕微,甚至如果有另一隻股票股價大漲,也有機會彌補損失,所以投資 ETF 比起投資單一股票有分散投資風險的效果。


ETF 與購買一籃子美股有什麼分別?

同樣投資於多間公司股票的情況下,使用美股購買多間公司股票所需的資金較多,而且風險及回報較高;使用 ETF 購買多間公司的股票投資組合所需的資金較少,而且風險及回報較少。所以 ETF 吸引不少新手投資者使用,並視之為分散投資風險的投資工具。


投資 ETF 要留意的事

凡事都有兩面,雖然 ETF 的優點不少,但是 ETF 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投資 ETF 前要考慮以下因素,再決定投資美股還是 ETF 。

ETF 的成份股及持股比例

由於 ETF 是由基金經理或專人管理,其所包含的成份股及持股比例會不時調整,變相就是投資者無法自行控制投資的取向、每隻股票的投資比例等事情,等同你的金錢是投資在對於 ETF 管理者的期望上,如果管理者的眼光失準、取向突然跟你投資喜好不一樣,那麼 ETF 的成份股和投資比例可能就無法達到你的期望,也是要主動檢查 ETF 的最新動向及投資表現。

就以上面曾經深受香港投資者歡迎的 Cathie Wood 為例,當時 Cathie Wood 的 ARKK ETF 投資表現大好,令不少香港投資者認為她的眼光很好,紛紛購買她旗下的 ETF 及跟隨她 ETF 的投資取向買股票,甚至稱她為「契媽」(即:乾媽)。但是後來 Cathie Wood 旗下的 ARKK ETF 股價大跌,導致不少跟隨她的投資者招致損失,惹來投資者的謾罵,甚至從契媽變成慘不忍睹的形容詞……


倉位重疊的風險

如果打算購買多款 ETF 分散投資風險,那麼在購買前請先細閱每隻 ETF 的持股內容。

舉例說,購買 VOO 的話有約 6.5% 投資額會用作購買 AAPL;若你同時間打算購買 TQQQ 作分散風險,那麼你的投資風險將會不減反增,因為 TQQQ 中約 10% 投資額會用作購買 AAPL,同時購買 VOO 及 TQQQ 會導致你的倉位重疊。


ETF 與基金的分別

上文提到 ETF 為指數股票型基金,雖然是基金的一種,但是 ETF 與一般基金亦有分別,ETF 無須像基金一樣向銀行申購和贖回,我們可以像買美股一樣直接在股票交易所/券商買賣 ETF,因此 ETF 的買賣方式比較簡單,而手續費與管理費等交易費用亦比一般基金低。


ETF 與共同基金的分別

什麼是共同基金?

基金的是指由專業的基金公司及其研究團隊所共同管理的投資組合,以追求有更好的投資表現及回報。一般情況下我們所提到的基金都是共同基金。而其他基金類型則包括避險基金、私募基金等等。

共同基金的特色是任何人都可以申購及續回,而且是由基金公司及其研究團隊的專業人員主觀判斷下作出投資決定。


ETF 與共同基金有什麼分別?

以下表格為你整理 ETF 與共同基金在交易費用、交易頻率、交易方式、管理方式及透明度方面的分別:

美股 ETF共同基金
交易手續費較低,低至 0%較高,1% ~ 3%
內扣費用(e.g. 管理費)較低,0.1% ~ 0.5%較高,0.8% ~ 3%
交易頻率(更換持分股的頻率)較低 較高
交易方式與美股方式一樣與美股一樣按每日收盤的淨值交易
管理方式皆由基金經理管理
被動型基金:旨在追求與大市相約表現
主動型基金:旨在跑贏大市
由基金經理管理,旨在跑贏大市
基金透明度(成份股內容)高,每天公佈最新所有持股內容及比例低,每月公佈前 10 大持股、每季公佈所有持股

共同基金在交易費用及基金透明度方面都不及 ETF 吸引,故此不少人轉為購買 ETF。


ETF 與共同基金流入量及流出量比較

資料來源:(investor.gov

其中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於 2022年發佈的 Investment Company Face Book 資料顯示,截至 2021 年,ETF 及共同基金的總流入量為 US$22,000 億,但同時期共同基金的流出量為 US$21,000 億,顯示大量共同基金資金流出。

雖然上圖顯示的共同基金流出量並不能看到資金流出到什麼地方,但是從 2012 年起,ETF 的流入量為共同基金流入量的大約 3 倍,可以看到愈來愈多人傾向買 ETF。


ETF 與共同基金的費用成本比較

簡單來說,共同基金的管理費與 ETF 的管理費差距,足以令你減少的回報大大減少!


共同基金管理費如何蠶食投資回報?
投資 US$100,000 在 1%、0.5%及0.25% 手續費下投資 20 年的回報。(圖片來源:investor.gov

上圖顯示了 US$100,000 的本金在 1%、0.5%及 0.25% 的管理年費下,投資回報率 4% 的共同基金 20 年後的回報差距。

  • 藍色線代表的是手續費 0.25%,本金 US$100,000 在 0.25% 管理年費下,投資 20 年連同本金可獲大約 US$209,000。
  • 紅色線代表的是手續費 0.5%,本金 US$100,000 在 0.5% 管理年費下,投資 20 年連同本金可獲大約 US$199,000。
  • 綠色線代表的是手續費 1.0%,本金 US$100,000 在 1.0% 管理年費下,投資 20 年連同本金可獲大約 US$180,000。

你會發現,單單只是 0.75% 的管理費差別,在共同基金的管理費蠶食下,1% 管理費比 0.25% 管理費的回報足足相差了 US$30,000!這 US$30,000 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你現在還會覺得那管理費不痛不癢,願意把這 US$30,000 回報拱手相讓給基金經理嗎?

圖片顯示了本金 US$100,000 在 1%手續費下投資 20 年,管理費與管理費用作投資可得的回報。(圖片來源:investor.gov

再舉一個例子,單單看不同手續費下的投資回報可能看不出管理費到底有多高昂,上圖則顯示了本金在投資 20 年間扣除管理費下剩餘的資金餘額、投資 20 年所扣除的管理費、以及將管理費用作投資可得的回報。

  • 圖中綠色的部份顯示了本金在 4% 回報率下投資 20 年,並扣除管理費後用作投資的資金餘額。
  • 圖中深藍色的部份顯示了管理費在 1%下,投資 20 年所被扣除的管理費累積總額。
  • 圖中淺藍色的部份顯示了被扣除的管理費,如果用作投資可得到的回報。

從圖中可見,預計在投資 20 年後的 2033 年,US$100,000 本金在扣除管理費後用作投資的資金餘額為 US$180,000,而 20 年來被扣除的管理費高達 US$28,000,如果把這 US$28,000 管理費拿作投資之用,可以累積賺取約 US$9,000 的回報。換句話說,因為這 1% 管理費,投資 20 年後令我的投資資金少了 US$28,000,並少了 US$28,000 所帶來的 US$9,000 潛在回報。

從管理費成本與回報佔比來說,我在投資 20 年後連本帶利可獲約 US$180,000,扣除本金後回報約為 US$80,000,然而我亦繳交了 US$28,000 的管理費,即管理費成本佔我的回報 26%(US$28,000 ÷ (US$28,000 + US$180,000 – US$100,000) × 100%)。

從管理費成本與整體投資佔比來說,如果不扣除管理費,我在投資 20 年後連本帶利可獲約 US$208,000,而扣除 US$28,000 管理費後 ,即累積 20 年的管理費佔了我整體投資約 13.5%(US$28000 ÷ US$208,000 × 100%)。

從以上的計算可見,共同基金的管理費看似不高,但是在長久投資下來(每年都要繳交管理費),管理費大大蠶食了你的回報,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傾向投資 ETF 了。


ETF 與共同基金的透明度比較

ETF 與共同基金同樣是購買一籃子的股票,而兩者都會披露持有什麼股票,可是明顯不同的是,ETF 會每日更新持股內容及持倉比例,但是共同基金只會每個月公佈一次首 10 位的持股內容,每個季度才會把所有持股內容及持倉比例公開一次,可是共同基金與部份 ETF 都會頻繁地調整持股內容及持倉比例。

試問在一個透明度較低的情況下買入一籃子股票,倘若共同基金購入了部份表現不佳的股票,而剛好這些表現不佳的股票各自的持倉比例並非列在首 10 位,那你可能要到該季度完結才得知這件事,那時候就算你想轉移資金到別的共同基金,你的投資回報已經有所影響了。

簡單來說,購買共同基金的話,你根本來不及為自己分散風險,甚至你將資金分散投資在 2 隻基金上,2 隻基金的持股內容可能亦大同小異,你根本沒有真正分散投資風險。


如何買 ETF?

簡單來說,雖然美股跟 ETF 的投資性質不一樣,不過因為它們的交易模式相似,所以也可以理解成一種類似美股,但適合有不同投資動機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至於美股的交易規則及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美股 | 新手入門要知道的 9 件事》


如何使用券商 App 查看 ETF 持倉資料


總結

即使你的資金量比較少,或者沒有信心購買個別股票,也可以考慮 ETF 指數股票型基金,以購買美股的方式購買 ETF ,以較低風險的方式,被動地賺取股息及價差回報。


贊助內容

美國 Firstrade 第一證券賬戶

美國 Firstrade 第一證券戶口特別適合美股投資者,除了提供美股、ETF等買賣功能外,現在開戶買賣美股、ETF 更有優惠!

美國 Firstrade 第一證券開戶方便且有保障:

  1. 可憑香港或台灣電話號碼、護照開設戶口,而整個過程都可於網上完成,需時約 5-10 分鐘
  2. 賬戶不設最低存款要求、不設月費
  3. 資產受美國 SIPC 保障,最高有 500,000 美金保障

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使用美國 Firstrade 第一證券戶口買賣美股、ETF、基金、期貨;當中買賣美股、ETF 更不收手續費!


其他相關

美股入門教學


美股買賣戶口


低成本美股入金方法

0 0 投票
文章評分
訂閱
通知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閱讀所有留言
為改善網站體驗,我們會使用 Cookies 收集你與本網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