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幣圈新手想加入幣圈,但是卻碰上一大堆看不懂的術語?什麼是 Altcoin?冷錢包、熱錢包有什麼分別?交易對是什麼?誰是中本聰?以下 Flooows 為你逐一解構 111 個幣圈術語及概念詞!
加密貨幣

虛擬貨幣 | Virtual Currency | Virtual Money
虛擬貨幣即沒有實體的貨幣,簡單來說就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貨幣。例子包括:遊戲幣、漫畫中虛構的貨幣,也算是虛擬貨幣的一種。虛擬貨幣同時亦包含幣圈常見的數字貨幣及加密貨幣。
數字貨幣 | Digital Currency
數字貨幣是虛擬貨幣的一種。意思是採用數字技術的貨幣,由計算機程序產生而成,在網絡上流通的新式虛擬貨幣。常見例子包括:遊戲中的金幣、比特幣也是數字貨幣的一種。
加密貨幣 | Cryptocurrency
加密貨幣為虛擬貨幣及數字貨幣的一種。意思是透過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貨幣。只有基於區塊鏈技術(包括密碼學、加密算法)的貨幣,才能叫加密貨幣。即使是虛擬貨幣或數字貨幣,也不代表它是加密貨幣。只有應用了區塊鏈技術并去中心化的才叫加密貨幣。購買加密貨幣的方法,可參考這篇文章:《入金 | 4 個購買加密貨幣的方法》
法幣 | Fiat
即 Fiat Money (法定貨幣),意思就是由政府發行的貨幣,是一種不與黃金、白銀等實體商品價值掛鉤的國家貨幣,而且法幣本身並不具有任何內在價值。多數現行流通的貨幣都是法幣,法幣的常見例子包括:港幣 HKD、台幣 TWD、美元 USD 等。
穩定幣 | Stable Coin
穩定幣是一種與具有穩定價格的資產掛鉤的加密資產,例如法幣或貴金屬,能夠確保該幣能保持在穩定的價錢。穩定幣的出現是為了避免受加密貨幣市場中常見的高波動性影響,以法幣作掛鉤的穩定幣,會與法幣 1:1 進行抵押。常見例子包括與美元進行掛鉤的美元穩定幣:泰達幣(Tether、USDT) 、USD Coin (USDC)、TrueUSD(TUSD)等。
Altcoin | 山寨幣
為 Alternative Coin 的縮寫,又被稱為山寨幣、競爭幣。意思就是 Bitcoin 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由於 Bitcoin 比特幣於幣市中佔一大席位,於是市面上其他幣的出現被視為比特幣的代替品(山寨幣),或是出現很多希望透過彌補 Bitcoin 比特幣的不足而與 Bitcoin 比特幣競爭的幣(競爭幣)。
主流幣
由於「主流」這個概念比較主觀,普遍會稱市值排名於全球前 10 名之內、且存在時間較長的幣為主流幣。有關市值的排名,可以從 CoinMarketCap.com 查看。比較常見的例子包括: 比特幣 Bitcoin(BTC)、 以太幣 Ethereum(ETH)、泰達幣 Tether(USDT)、USD Coin(USDC)等。
空氣幣 | 炒作幣 | Scamcoin | Shitcoin
空氣幣(又稱為炒作幣)是指一種沒有實質應用價值或技術,除了用作炒作之外便不具其他價值的加密貨幣。比較常見的例子有早前 Elon Musk 宣佈可以用作買 Telsa 的 狗狗幣 DOGE( Elon Musk 也曾稱它為騙局……)、以及柴犬幣 Shiba Inu Coin (SHIB)等。
比特幣 | Bitcoin | BTC
是加密貨幣的一種。比特幣於 2008 年由「中本聰」發明,及後於 2009 年誕生,為全球第一個加密貨幣,是目前的主流幣之一。
以太幣 | Ethereum | ETH

是加密貨幣的一種。以太幣是用於在以太坊網路上進行交易的貨幣,也是目前的主流幣之一。
泰達幣 | Tether | USDT

是加密貨幣中的其中一種穩定幣,它的價格與美元掛鉤。泰達幣並非透過「挖礦」方式產生,而是以美元 1 : 1 方式兌換,所以它的價值與美元相約,較其他非穩定幣穩定。
幣安幣 | Binance Coin | BNB

為幣安 Binance 交易所在以太坊鑄造的一種功能型代幣, 源自幣安鏈(Binance Chian)及幣安智能鏈(Binance Smart Chain)的原生代幣。幣安幣可以用於在幣安 Binance 交易平台上交易,並獲得交易折扣。
狗狗幣 | DOGE

於 2013 年,由軟件工程師 Billy Markus 與 Jackson Palmer 所創立。其中一名狗狗幣創始人 Jackson Palmer 為了諷刺當時的加密貨幣熱潮,創作並於 Twitter 發佈了一張以熱門柴犬meme的狗狗虛擬貨幣圖,原意只是惡搞,但此舉卻引起了網絡上極大迴響。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曾於 2021 年公開批評狗狗幣是騙局,導致狗狗幣價格大跌。其後 Elon Musk 又在同年宣佈 SpaceX 將會帶狗狗幣上月球及接受以狗狗幣支付,令狗狗幣價格再度上漲,更曾一度成為全球第 4 大加密貨幣,為幣圈內其中一個價格波幅極大的加密貨幣。
Terra | LUNA 幣

為 Terra 的原生代幣,由創辦 Terra 的韓國人 Do Kwon 和 Daniel Shim 於 2019 年推出。Terra 於推出 LUNA 幣翌年推出演算法穩定幣 UST,其演算法的原理是,每「鑄造」一枚新UST,就會把等值1美元的LUNA「銷毀」(burn); 相反亦可以透過銷毀 UST 以換取價值 US$1 的新 LUNA 幣,以維持每個 UST 的價格在大約 US$1。
雖然 UST 的幣價成功在 2021 年維持與美元 1:1 掛鉤,但卻在 2022 年中時因為有人大幅拋售 UST 而導致其姊妹幣 LUNA 的價格暴跌至近乎零。
形容幣市走勢
牛市 | Bull Market
形容幣市走勢樂觀,常見於形容幣市普遍幣價上漲的情況。
熊市 | Bear Market
形容幣市走勢低迷,常見於形容幣市普遍幣價下跌的情況。

震盪 | Bumpy
形容幣價大起大落,不斷上升及下跌的情況。

盤整
又稱為「橫盤」,同樣形容幣價上升及下跌的情況,但升幅及跌幅相對「震盪」較少。
跳水/插水
形容幣價在短時間內急速下跌。

利多
形容有較多對幣圈有利的好消息,有助幣價上升,市場情緒普遍樂觀的情況。
利空
形容出現對幣圈不利的壞消息,例如:某幣遭受打壓,幣價有機會下跌,幣市不被看好或市場情緒普遍樂觀低迷的情況。
反彈
形容幣價下跌至一定程度,遇到支撐面時股價由跌轉升。
反轉
形容當幣價下跌至一定程度時,幣價突然急速上升,形成 V 型的 K 線圖。
腰斬
形容幣價跌至原有價值的一半,例如:比特幣於 2021 年 11 月時幣價大約在 US$60,000 以上,但在 2022 年 5 月時幣價跌破 US$30,000,可以形容其幣價在半年間腰斬。

回調
形容幣價在長時間的上升後,出現輕微的跌幅。
破發
形容幣價下跌超過發行幣時的開盤價。
支撐位/支撐面
當幣價在盤整期間,突然出現一個股價無法向下跌的情況,就如有人一直把股價撐住的感覺,該幣價稱之為支撐位/支撐面。
壓力位/壓力面
當幣價在盤整期間,突然出現一個股價無法向上升的情況,就如有人把股價壓低的感覺,該幣價稱之為壓力位/壓力面。
加密貨幣交易
實名認證 | KYC

KYC 的全名為 Know Your Customer,透過實名認證讓交易所知道客戶的資訊,以避免出現洗黑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等維護金融安全的情況。通常要求客戶提交姓名、身份證明文件及地址等資料。部分交易所規定客人須完成一定程度的實名認證等級方可解鎖部份交易功能。
法幣交易
利用國家法定貨幣例如:美元 USD、港元 HKD、台幣 TWD 等交易購買加密貨幣,例如部分交易所可用信用卡入金、或者電匯美金以購買加密貨幣等。
幣幣交易
利用一種加密貨幣購買另一種加密貨幣,例如使用穩定幣 USDT 購買比特幣 Bitcoin 或以比特幣 Bitcoin 購買狗狗幣 DOGE 等。
合約交易
交易雙方在交易所通過買賣合約,約定在未來一個特定時間及以特定的價錢買指規定數量加密貨幣產品的行為。
舉例說:我看好未來比特幣將會升值,假設現時比特幣每枚的市價是 US$30,000,我預期一個月後比特幣的價格會升至 US$50,000,於是我與交易方簽署一份買賣合約,承諾於一個月後以 US$40,000 向對方買入 1 枚比特幣,一個月後交易按合約進行,如果一個月後比特幣的幣價升至 US$50,000,那我便能賺到 US$10,000 的價差。
埸內交易
意指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平台上進行交易。
交易對 | Trading Pairs
常見出現格式為 加密貨幣 A/加密貨幣 B,例如 BTC/USDT 即購買 1 個比特幣需要支付多少 USDT 穩定幣。交易時,如選擇「買入」 BTC/USDT 即買入 1 個比特幣需要支付多少 USDT,如「賣出 」BTC/USDT 即代表賣出 1 個 BTC 可以獲得多少個 USDT。

市價交易 | Market Order
以當前價格進行交易,提交訂單後會立即完成交易。
限價交易 | Limit Order
以指定價格進行交易,例如:現時比特幣的市價為 US$50,000,我希望等比特幣價格下跌至 30,000時買入 1 個比特幣,可提交一個限價買入比特幣的訂單,當比特幣價格跌至 US$30,000時,系統便會為我自動買入 1 個比特幣。
掛單者 | Maker
意指提出的交易價格與市價不符導致未能完成交易,故此其交易會新增在交易所掛單簿上等待成交。由於更多的掛單能夠增加交易深度,所以掛單者交易手續費一般比吃單者低,以鼓勵進行掛單交易。

吃單者 | Taker
意指提出以市價進行交易,故此能夠即時完成交易。吃單者的手續費一般會較掛單者高。

熱錢包 | Hot Wallet
存放於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錢包,用作儲存加密貨幣。這種錢包是存放於網絡上,須有網絡連線方可使用,同時因為存放於網絡,所以有被駭客入侵的風險。常見熱錢包的例子包括:Metamask、Trust Wallet、MyEtherWallet 等。
冷錢包 | Cold Wallet
由實體硬體儲存的錢包,用作儲存加密貨幣。這種錢包由於是線下儲存,所以相比熱錢包更為安全。這種冷錢包是一個實體裝置組成,通常是 USB 硬碟,只需要在交易時插入該實體裝置,再把裝置連接上網即可使用。用家可以透過相應的軟件查看錢包內的資產情況,以避免私鑰處於危險之中。常見的冷錢包例子包括:CoolWallet、SafePal S1 及 Ledger Nano S。
礦工費 | Gas Fee
當進行幣相關的交易時,例如買賣加密貨幣、轉帳等功能時,須支付一筆手續費,而該手續費稱為礦工費。礦工(驗證者)會透過一系列操作來協助驗證及記錄你的交易,故此需要向這些礦工提供手續費。一般情況來說,礦工費越高,完成交易的速度越快。

ERC-20
ERC 的全名為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是一種採用以太坊區塊鏈架構,設計及創建新代幣(Token)的標準規格。而 ERC-20 是建立在以太坊的區塊鏈上的一種同質化的貨幣協議,一般用作交易及追蹤、記錄交易等的用途。
例子:當你從熱錢包(資產所在地)進行轉帳,將比特幣轉帳至某某交易平台(目的地)時,你需要確認你出金的熱錢包及入金的交易平台是否支持 ERC-20 網絡,如果雙方都支援 ERC-20 網絡,便可以透過 ERC-20 將加密貨幣資產從資產所在地轉帳至目的地。
交易時必須確認資產所在地及目的地是否支援相同的網絡,倘若有其中一方不支援該網絡,該交易將會失敗,並有可能在轉帳時遺失資產。

TRC-20
是一種採用 TRON 區塊鏈架構,設計及創建新代幣(Token)的標準規格。而 TRC-20 是建立在 TRON 的區塊鏈上的一種同質化的貨幣協議,一般用作交易及追蹤、記錄交易等的用途。
例子:當你從熱錢包(資產所在地)進行轉帳,將比特幣轉帳至某某交易平台(目的地)時,你需要確認你出金的熱錢包及入金的交易平台是否支持 TRC-20 網絡,如果雙方都支援 TRC-20 網絡,便可以透過 TRC-20 將加密貨幣資產從資產所在地轉帳至目的地。
交易時必須確認資產所在地及目的地是否支援相同的網絡,倘若有其中一方不支援該網絡,該交易將會失敗,並有可能在轉帳時遺失資產。

BEP-20
是一種 BNB Smart Chain (BSC)(原名為:幣安智能鏈 Binance Smart Chain)協議,一般用作交易及追蹤、記錄交易等的用途。
例子:當你從熱錢包(資產所在地)進行轉帳,將比特幣轉帳至某某交易平台(目的地)時,你需要確認你出金的熱錢包及入金的交易平台是否支持 BEP-20 網絡,如果雙方都支援 BEP-20 網絡,便可以透過 BEP-20 將加密貨幣資產從資產所在地轉帳至目的地。
交易時必須確認資產所在地及目的地是否支援相同的網絡,倘若有其中一方不支援該網絡,該交易將會失敗,並有可能在轉帳時遺失資產。
Omni
是一種採用比特幣區塊鏈架構,設計及創建新代幣(Token)的標準規格。Omni 是建立在比特幣網絡的區塊鏈上的一種同質化的貨幣協議,一般用作交易及追蹤、記錄交易等的用途。
例子:當你從熱錢包(資產所在地)進行轉帳,將比特幣轉帳至某某交易平台(目的地)時,你需要確認你出金的熱錢包及入金的交易平台是否支持 Omni 網絡,如果雙方都支援 Omni 網絡,便可以透過 Omni 將加密貨幣資產從資產所在地轉帳至目的地。
交易時必須確認資產所在地及目的地是否支援相同的網絡,倘若有其中一方不支援該網絡,該交易將會失敗,並有可能在轉帳時遺失資產。
搬磚 | Arbitrage
意思指當一種幣種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上出現價差時,在價格較低的交易平台上買幣,並在價格較高的交易平台上賣出,以賺取價差。
割肉 | Cut Loss
當幣價下跌出現虧損情況時,透過賣出部分持有的加密貨幣資產,以防止擴大虧損範圍。情況就如從自己的身上把肉割下來一樣。
做多 | Going Long
當預期未來的幣價將會上漲時,在低位時做多,並等待其上漲後賣出獲利。
做空 | Going Short
期貨合約交易的一種,當預期未來的幣價將會下跌,在高位時做空,以在幣價下跌後獲利。
長線 | Long Term
長期持有一種加密貨幣,泛指期限為幾個月至幾年不等。
短線 | Short Term
短期持有一種加密貨幣,泛指期限為幾分鐘、幾小時或幾天。
止盈 | Take Profit
預設一個金額,在幣價上升至該金額時賣出獲利。
止損 | Stop Loss
預設一個金額,在幣價下跌至該金額時賣出避免擴大虧損。
套牢
通常指部份人在買入加密貨幣後,幣價出現下跌情況,但持有人卻不願意賣出加密貨幣減少擴大虧損,即被套牢在幣價高位。
解套
買入加密貨幣後,幣價出現下跌,及後又上升至當初購入價,即可以稱為解牢。
踏空
當賣出加密貨幣後,該幣的幣價持續上漲,錯失幣價升幅的獲利,即稱為踏空。
囤幣
看好某種加密貨幣未來的幣價將會上升,故此購入大量加密貨幣,即稱為囤幣。
抄底/撈底
於幣價的低位買入股票,並期望幣價將會反彈,即稱為抄底或撈底。
拉高倒貨 | Pump and Dump | PnD

全名為 Pump and Dump,是一種幣圈的騙局。常見於進行冷門幣或交易量較低的加密貨幣買賣,因為交易量低較易操控幣價。騙局開始時會有人散播假消息,並操作一群人不斷買入以抬高幣價,當幣價上升至一定程度,會吸引不少散戶誤以為該幣行情樂觀而買入,當這些散戶買入後,主持騙局的人將會大手放售獲利,而誤信行情而買入的散戶有機會蒙受損失。
對沖 | Hedge
是一個透過投資降低風險的操作,一般是指進行兩項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約、盈虧互相抵銷的交易。
以比特幣對沖舉例說: 我一般買入比特幣,但卻又擔心比特幣的價格會下跌,於是為了降低風險,我同時利用合約交易做空比特幣,故此當比特幣價格上升時,我將會透過早前買入的比特幣獲利;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我則可以透過合約交易獲利。
槓桿 | Leverage
是一種高風險投資技巧。透過第三方借出額外的投資資金加大投資金額,同時放大交易結果。簡單來說,交易獲利的話會讓你賺得越多,相反,交易虧損的話會讓你虧蝕越多,而且槓桿交易需支付利息。
莊家
意指資金特別龐大的大戶或投資機構,由於投資量特別大,持有一個幣種較大比例。這些大戶的買賣足以影響一個幣種的走勢,甚至操控幣價。
誘多
持有龐大幣量的投資人或機構透過製造升幅,以吸引散戶買入,隨後幣價下跌使散戶投資人套牢。
誘空
持有龐大幣量的投資人或機構透過大量做空,以製造幣市不看好或幣價下跌的趨勢,導致散戶恐慌性拋售的情況。
實用類
區塊鏈 | Blockchain
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是一種不倚賴第三方,並藉由密碼學及共識技術建立及儲存龐大交易資料區塊串鏈的點對點網絡系統。就如一本公共帳簿,記錄了所有帳戶至今的所有交易,而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記錄及透過將電腦連接網絡而看到與帳簿一樣的記錄,避免資料被篡改的風險,以及維持資訊透明度。
哈希 | Hash
是一個區塊鏈函數,透過任意長度的輸入組合,轉換成固定長度的加密輸出。由於轉換過程並沒有依照任何規律生成,所以即使獲得加密輸出的內容,亦無法推敲出輸入的內容,故此具一定安全性的加密功能。
創世紀塊 | Genesis Block
即每個區塊鏈項目中的第一個區塊,舉例說:比特幣的挖出的第一個區塊可以稱為創世紀塊。
加密貨幣交易所 | Cryptocurrency Exchange
用作進行加密貨幣交易的平台,用戶可以將加密貨幣與其他資產進行交易,例如傳統的法定貨幣或加密貨幣,常見例子包括:用比特幣兌換美金,或者用比特幣兌換穩定幣 USDT等。常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包括:幣安 Binance、Bybit、Gate.io、PIONEX、FTX PRO 等。
流動總量 | Circulating Supply
泛指一個區塊鏈項目或一種加密貨幣在市場上可以自由交易的總代幣量。
蠟燭圖或 K 線圖 | Candlestick Chart
主要用作記錄市場在某段時間內的價格變化,可以用以觀察幣價走勢。 K 線根據幣價在某個週期內的幣價走勢繪製而成,主要由 4 個價位組成,分別是: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及收盤價。
首次代幣發行 | ICO
ICO 全名為 Initial Coin Offering,意指在區塊鏈上結合加密貨幣及其使用權,以為其項目進行融資。由於區塊鏈的特性,故此無須經過審批,能夠加速募資及成功發行代幣的速度。但同樣地,由於無須審批,故此安全性較低,風險較高。
首次交易平台發行 | IEO
IEO 全名為 Initial Exchange Offering,即項目方首次在交易所發行自己的代幣。它是 ICO 的一種。但主要由交易平台負責募集資金,由於關乎交易所信譽,審查流程一般比 ICO 嚴格。
首次 DEX 發行 | IDO
IDO 全名為 Initial Decentralized Exchange (DEX) Offering ,意思是首次透過去中心化交易所所發行的代幣,過程中無需經過中介。
參與 IDO 的參加者前期並不需要投入任何法定貨幣或虛擬貨幣,而項目方的目的亦不是募集資金,項目方只需要參加者完成項目方提供的任務要求來獲得免費的代幣,可以理解成用戶也一同參與項目的建設,所以完成任務後會獲得代幣作為獎勵。
市值 | Market Cap
即加密貨幣的總價值,計算方法為: 加密貨幣的流動供應量 × 加密貨幣的市價。
舉例說:假設現時比特幣的流動供應量為 2,000 萬枚,每枚比特幣的價值為 US$50,000,那麼比特幣的市值則為: 20,000,000 x US$50,000 = US$1,000 億。

最大供應量 | Maximum Supply
指加密貨幣的最大可以發行的總量,例如比特幣的最大供應量為大約 2,100 萬枚。
挖礦 | Mining
是其中一種取得加密貨幣的方式,主要透過執行電腦演算法來計算認筆每筆交易並獲取加密貨幣作為獎勵,是透過驗證交易並將其增加至區塊鏈的過程。
節點 | Node
是指網絡中的計算機,泛指電腦。主要用作驗證及儲存區塊鏈上所有的區塊內容,檢驗礦工在挖礦時生產的區塊是否合符規範,來決定是否加入區塊鏈之中。一般情況下,只要電腦擁有一定的硬碟空間即可作為節點進行挖礦。常見例子包括:比特幣挖礦。
點對點網絡 | Peer-to-Peer Network

又稱為 P2P,是區塊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去中心化的實踐方式。意指透過自身分散式的節點進行網路數據的驗證、儲存、傳輸等功能,整個支付過程無須再透過中間人或機構進行,就如一個大型可共用的網路帳簿。
公鑰 | Public Key
區塊鏈的兩種鎖匙之一,公鑰是用作上鎖加密,公鑰可以用作驗證數位簽名,並可以公開予其他人知道你的公鑰,就如銀行帳號。
私鑰 | Private Key
區塊鏈的兩種鎖匙之一,私鑰是用作開鎖解密,以進行數位簽章以確保資產安全,不應告訴他人你的私鑰,就如你的銀行密碼。
去中心化金融 | DeFi
全名為 Decentralized Finance,是指建立於區塊鏈上的金融產品。這是一種不依賴銀行、券商、交易所等中介機構的參與,而是利用區塊鏈上的智能鏈進行金融活動。DeFi 的好處是免卻了中介機構參與的手續費及減少身份認證的不便。
賞金計劃 | Bounty Program
交易所透過賞金計劃鼓勵用戶回報系統漏洞或錯誤(Bug),並提供賞金作為獎勵,有助增加產品的安全性。例如幣安 Binance 於 2021 年推出了 10 萬美元的漏洞賞金計劃。
線上 C2C 交易
C2C 的全名為 Customer to Customer,又稱為 P2P (點對點)交易,意思由兩個用戶間進行交易。
舉例說:我希望透過 C2C 交易向另一名用戶以 50,000 USDT 購買 1 枚 Bitcoin,而對方亦同意售出 1 枚 Bitcoin 以換取 50,000 USDT,雙方在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確認後雙方即完成交易,並轉移資產至對方帳戶。
而為了交易可以順利進行,我們往往會使用具名度的平台作為中間人去監察交易,當中最常用到的為 Binance 幣安。

線下交易
即不經過互聯網進行交易,例如現金面交。部份加密貨幣交易所,例如 Binance 幣安提供現金面交的交易方式,用戶可透過交易平台尋找合適買家或賣家,並於交易所認真的現金面交地點進行交易,以確保交易安全。
當然,市面上亦有不經交易所進行的線下交易,例如你與朋友/網友私下進行加密貨幣交易,以現金進行加密貨幣買賣,但此交易方式具有一定風險。

協定 | Protocol
是指建立區塊鏈輿論共識的加密機制,而這些加密協定會製造動機予用戶,針對某件事達致一個共識。
在傳統中心化的金融世界,我們透過中間人例如銀行協助維持每個戶口帳目的準確度,而且確保同一筆金錢不會被花兩次。
然而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需要透過協定(Protocol)提供安全性,以容許資訊傳輸的過程不會出錯。
私募幣
指幣種的發行人或創辦人以非公開的發行方式向合資格投資者募集的幣種。
在發行人或創辦人的層面上,私募幣可以讓他們得到更多資金去促進幣的發展、營運資金等;在投資者的層面上,透過買私募幣可以在一個潛力幣正式推出市面前,以一個更優惠,更低的價錢買幣,當這個幣正式發行後升值,便能夠賣出獲利。
加密貨幣白皮書 | White Paper
在加密貨幣首次發行(ICO),一份提供投資人其項目內容、目標願景的報告,讓投資人透過白皮書更清楚了解項目背後的理念、發展藍圖、投資潛力等內容,類似股票市場中的招股說明書。
一般的情況下,能夠在加密貨幣的官網可以找到它的白皮書,例如:比特幣、以太幣等。
投資回報率 | ROI
ROI 的全名為 Return On Investment,是一項反映投資的獲利能力的指標。投資回報率的計算方法是:
(利潤 ÷ 總投資金額 )× 100% = 投資回報率
舉例說,我投資了 US$1,000,000 購買比特幣,3個月後,我透過賣出比特幣獲利 US$300,000;我在同一時間也投資了 US$1,000,000 以太幣,獲利 US$500,000,並希望比較兩個幣的投資回報率:
- 比特幣投資回報率:($300,000 ÷ $1,000,000)× 100% = 30%
- 以太幣投資回報率: ($500,000 ÷ $1,000,000)× 100% = 50%
在比較之下,以太幣的投資回報率是 50% ,而比特幣的投資回報率是 30%,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可以得出以太幣的獲利能力高於比特幣的結論,而且以太幣比比特幣更值得投資。
抵押債倉/債務抵押倉位 | CDP
CDP 的全名為 Collateralized Debt Position 是指以太坊區塊鏈上智慧合約管理的一種貸款方式。
透過這個抵押債倉的智慧合約,可以將持有的以太幣(ETH)用作抵押,抵押後系統會生成 Dai 幣借予借貸人。系統會一直保管用作抵押的以太幣,直至借貸人完成償還借來的 Dai 幣,償還債務後 Dai 幣會被銷毀。
而每個 CDP 都是超額抵押,簡單來說,你抵押的以太幣價值會高於債務的金額,此舉亦有助保證每個 Dai 幣胄後有實際資產支持。
未來代幣簡單協議 | SAFT
SAFT 的全名是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Tokens,意思是指加密貨幣發行商向合格投資者提供的投資合同,合同中承諾會在未來網絡或公司運營時提供一定數量的代幣。
你可能會問,那麼與首次代幣發行 ICO 有什麼分別?ICO 與 SAFT 不同的是,ICO 是立即發行代幣(Token)或幣(Coin);SAFT 只是承諾於未來會提供代幣(Token)。
SAFT合約實際上只是一種證券,並需要符合證券法。在這個框架下,SAFT 合約在 ICO 期間作為證券發行予投資者,並保證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後會交付代幣,但實際發行時,該代幣有機會被當作功能型代幣,而非證券型代幣。
證券型代幣與功能型代幣不同的是,證券型代幣有資產支持,相當於現實世界的資產;功能型代幣則是區塊鏈項目中的功能性資產,常見例子包括:比特幣及以太幣。
2018 年時,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曾警告投資者採用 SAFT 框架並非合規格的鐵質保證,而是只是一個頭銜,投資前要視乎項目本身是否合規。
非同質化貨幣 | NFT
NFT 的全名是 Non-Fungible Token,常見例子包括:數碼收藏品或藝術品。NFT 具有 3 個特點:不具可替代性、不具可分割性及獨特性。
不具可替代性的意思是,每個 NFT 都是獨一無二,不可替換或被其他取代;不具可分割性的意思是,每個 NFT 都是一個完整個體,不能被分割買入或售出,當購買一個 NFT 時,你擁有的便是該 NFT 的全部。獨特性的意思是,基於 NFT 是獨一無二而且不能分割,所以是具有防偽功能,而且亦可以流通的數碼收藏品。
由於 NFT 能夠做到防偽及不可分拆的功能,故此如果傳統的實體藝術品以 NFT 保存在區塊鏈上,可以增加流通性,以及藝術品的防偽能力,讓更多人可以參與交易。
如果想知道新手如何購買 NFT,可以參考這篇教學:《非同質化代幣 | 新手購買 NFT 教學》。

倉位
倉位 | Position
意思是總資產帳戶中,配置加密貨幣的比例。

建倉 | Open Position
即買入加密貨幣。

全倉 | Full Position
即將全部資產買入同一個幣種,又稱為 All in 。

加倉
原本已持有一個幣種,當對該幣未來的走勢感到樂觀時,再買入更多該加密貨幣,稱為加倉。

減倉
對該幣未來的走勢不樂觀,所以賣出部分加密貨幣。

空倉
即現時未有買入任何加密貨幣,只持現金在手,等待適合買入的時機。

重倉
意思是將大部份資產投資在一種加密貨幣上。

輕倉
意思是只將少部分資產投資在一種加密貨幣上。

形容幣市某種情況、投資者心態或特殊人物
HODL
HODL 的全名是 Hold On for Dear Life,簡單來說,就是佛系持幣,也可以理解成買入加密貨幣後長期持有而不放售的意思。

HODL 起源自 2013 年的 BitcoinTalk 論壇,當時一位網民誤把 HOLDING(持有)拼寫成 HODLING,於是HODL 便成為了幣圈的潮語之一。
FOMO
FOMO 的全名為 Fear Of Missing Out 意思就是錯失恐懼症,原本的意思是害怕錯過社交活動而引起的焦慮,但是應用在投資加密貨幣或股票上,便用作形容一種投資者心態,當這些投資者看到一個幣價上濃時,會產成害怕錯過該幣的升幅的恐懼,而這種害怕錯過的心態則稱為錯失恐懼症 FOMO。
To The Moon
意思是認為幣價會一直上漲到超高位,就像幣價衝向月球一樣高。
FUD
FUD 的全名是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 ,意指有些人故意散佈關於某個加密貨幣的虛假資訊或消息,企圖誤導投資者,使投資者可能因為恐慌而放售加密貨幣,促使某個加密貨幣幣價因為錯誤或虛假的消息而下跌。
中本聰 | Satoshi Nakamoto
是比特幣協定及其相關軟件 Bitcoin-Qt 的創始人,但中本聰的名字並非官方譯名,但在幣圈普遍中文用戶會稱他為中本聰。但實際上,中本聰的身份未明,外界曾對他的真實身份有諸多猜測,但至今亦未證實。
Lambo
Lambo 是著名超級跑車品牌 Lamborghini 林寶堅尼的簡稱,但在幣圈裡,當加密貨幣的價格大升,被指投資者能夠賺到可以買像林寶堅尼這種豪華跑車時,便會形容為 Lambo。
鯨魚/巨鯨/大戶 | Whale
通常指擁有大量資金的人,其資金量足以影響幣價的走勢,並可以藉此獲利。
散戶
意指在幣市中,投入的資金量較少的投資者。
空投 | Airdrop
空投是幣圈的一種營銷方式,區塊鏈項目方會免費贈送一些代幣予用戶,就像從天而降的免費代幣,所以稱為空投。

項目方之所以採用「空投」這種營銷方式,主要是希望惹起投資者討論,以擴散代幣的知名度、同時亦希望為代幣創造流動性、吸引更多投資者,為代幣做宣傳,就好像在現實市場中,部份品牌會向你送上免費試用品,而在幣圈中則會送上免費的代幣。
割韭菜
在幣圈裡,韭菜泛指一些沒有獨特投資見解的散戶,而且投資損失慘重。
被稱為韭菜的散戶,通常看到幣市上升時,便會盲目跟風買入,當幣市出現跌市時,亦無法判斷低買高賣的時機,往往都在投資中虧損。

韭菜之所以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他們容易被一些大戶所操控,部份機構、基金或大戶,會大手拋售加密貨幣,導致幣價下跌,此時散戶會誤以為市場不看好該幣,於是在跌市中放售加密貨幣。然而,散戶隨之放售加密貨幣,為大戶創造了一個低價買入的契機,而大戶買入後,散戶又誤以為行情轉好,在幣價大升後買入,變相在高位買入加密貨幣,又為大戶創造了一個高價放售的時機。
此時散戶如果繼續單純地隨幣價上升下跌的走勢購買,很容易落入大戶的圈套,出現高買低賣,變相就好像被大戶收割韭菜一樣,金錢被大戶割走了,但散戶依然存在於幣市之中,而且更多散戶會源源不絕地加入幣市,就像韭菜一樣生命力強勁,割完還會再生。
散戶
意指在幣市中,投入的資金量較少的投資者。
礦工 | Miner
意指在幣圈中透過挖礦賺取加密貨幣的人。想免費體驗礦工挖礦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教學:《CryptoTab | 免費挖 Bitcoin 教學》。
贊助內容
WireX Visa 扣賬卡
我們可以將 WireX Visa Debit 卡理解成一張旅行用的扣賬卡(不是信用卡哦!)而它有 5 大賣點:
- 申請時不需要提交入息證明
- 免費申請、後續也沒有年費
- 用 WireX 卡簽賬時可賺取加密貨幣作為回贈
- 支援港幣、日圓、英鎊、美金、歐羅等 12 種法定貨幣,可先行兌換好外幣供旅行時用
- 可以免費於 ATM 裡取少量外幣供旅行時用
在此之外,WireX 還是一張有支援加密貨幣的扣賬卡,我們可以將 Bitcoin 等加密貨幣輕鬆地轉換成法定貨幣於日常生活使用!
ps. 不論身處在台灣或香港都好,我們都能夠申請到 WireX 卡的!

其他相關
加密貨幣 101
加密貨幣交易所
- 【交易所】Binance 交易所出入金 & 收息教學 | 將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互相兌換
- 【交易所】Bybit 開戶有高達 US$3,000 迎新獎勵! 加密貨幣合約交易、出入金實測!
- 【交易所】新增 C2C、匯款出入金功能!Kikitrade 開戶可賺高達 HK$150 回贈!
- 【交易所】FTX 可免費提幣出金 | 己暫停香港用戶註冊
- 【交易所】AAX 買賣加密貨幣、出入金實測
- 【交易所】OKX 出入金 & 買賣加密貨幣教學!迎新送高達 US$500 加密貨幣盲盒!
- 【交易所】BlockFi 有高達 8.75% 利息!存穩定幣亦可以 Bitcoin 收息 + 有高達 US$250 迎新獎勵!
加密貨幣扣賬卡
存幣收息平台
- 【比較】我該選擇哪個加密貨幣收息平台?
- 【收息】BlockFi 有高達 7.5% 利息!存穩定幣亦可以 Bitcoin 收息
- 【收息】YouHodler 存穩定幣有高達 12+% 利息!可用 BEP20 網絡出/入金節省手續費
- 【收息】Nexo 存加密貨幣有高達 12% 利息 | 迎新存 US$1,000 回 US$100!